6月7日,在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上,華為重磅發布新一代分布式數據庫GaussDB,其核心代碼為華為100%自研。該數據庫為軟硬協同,全棧自主的國產數據庫。據悉,華為MetaERP已全部切換到自研的GaussDB。
同時,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孟晚舟表示,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萬物正走向可感知、互聯、智能化。華為自身也在沿著數字化轉型這條道路不斷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孟晚舟認為,在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過程中,也將重塑金融行業,生成式人工智能、云原生、物聯網、區塊鏈、5G/5.5G等將影響金融的未來。華為將在計算和聯接這兩大產業上持續投入根技術研究,深化與伙伴的合作,通過軟件開源、硬件開放來發展產業生態,讓更多伙伴和開發者參與到解決方案的創新中。
中國數據庫行業分析
20世紀80-90年代,我國數據庫行業處于萌芽階段。薩師煊教授于1982年在人大開設了國內第一個本科計算機專業,并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數據庫教材《數據庫系統概論》;中國計算機學會也開始了第一次的數據庫研討會。與此同時,以Sybase、IBM、Oracle國際數據庫領先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21世紀初,基于“863計劃”、“核高基重大專項”和“973計劃”等國家政策扶持和大學研究背景,一批國產數據庫廠商成立,代表性企業有南大通用、武漢達夢、人大金倉等。
2012年,國家將大數據作為國家級發展戰略,國內掀起了一股國產數據庫浪潮,軟件廠商、集成商、運營商等相繼進入市場,我國數據庫行業開始進入加速發展期。
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據庫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40.9億元。
隨著我國浙江智臾、濤思數據等為代表的時序數據庫企業不斷涌現,同時得到政策政策以及資本關注,我國數據庫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增長,2025年我國數據庫市場規模有望接近7百億元。
OceanBase解決方案架構師楊祥合受訪時指出,萬物互聯時代帶來的海量數據對數據存儲與管理提出了更新更復雜的需求,傳統的集中式數據庫的缺陷日益顯露,分布式數據庫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目前,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分布式數據庫已具備全面替代傳統集中式數據庫的能力,分布式數據庫或成為數據庫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為接下來國產數據庫“換道超車”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