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本課程培養H3C網絡工程師,學完后能夠配置H3C路由器交換機組建企業局域網,通過H3CNA認證考試。
適用人群
企業IT運維人員,在校學生
課程簡介
介紹計算機網絡
OSI參考模型和TCP/IP協議
IP地址子網劃分
H3C路由器交換機的配置
路由-靜態路由
路由-動態路由
交換-VLAN和VLAN間路由
網絡安全ACL
NAT和端口映射
IPv6
廣域網
VPN
DHCP
課程大綱
第1章 介紹計算機網絡
1-1IT運維職業規劃
1-2介紹H3C NA認證
1-3Internet的產生和發展
1-4擴展知識:雙線機房局域網和廣域網
1-5擴展知識:Internet接入技術服務器和客戶機
1-6同軸電纜組建的局域網(以太網)
1-7集線器組建的以太網
1-8使用網橋優化以太網
1-9交換機組建企業局域網(以太網)
1-10雙絞線線序
1-11查看和修改網卡MAC地址
1-12企業組網三層模型
1-13計算機網絡常用術語-帶寬和速率
1-14計算機網絡常用術語-吞吐量和時延
第2章 OSI參考模型和TCP/IP協議
2-1OSI參考模型-應用層和表示層
2-2使用抓包工具捕獲數據包查看數據包中的內容
2-3OSI參考模型-會話層
2-4ISO參考模型-傳輸層
2-5OSI參考模型-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2-6理解OSI參考模型
2-7OSI參考模型和TCP/IP協議之間的關系
2-8TCP/IP協議-應用層協議
2-9抓包分析應用層協議
2-10TCP/IP協議-傳輸層協議
2-11傳輸層協議和應用層協議之間的關系
2-12更改應用層協議使用的端口
2-13設置Windows2003防火墻和TCP/IP篩選實現網絡安
2-14設置WindowsServer2012高級防火墻實現網絡安全
2-15網絡層協議-ARP
2-16網絡層協議-IP協議
2-17網絡層協議-ICMP協議
2-18網絡層協議-IGMP協議
2-19數據鏈路層協議
2-20封裝和解封
第3章 IP地址和子網劃分
3-1預備知識:二進制和十進制
3-2預備知識:二進制轉成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3-3預備知識:二進制十六進制八進制相互轉換
3-4IP地址的組成
3-5子網掩碼的作用
3-6IP地址的分類
3-7保留的IP地址
3-8公網地址和私網地址
3-9等長子網劃分
3-10B類地址和A類地址子網劃分
3-11變長子網劃分
3-12子網掩碼另外一種表示方式-CIDR
3-13判斷一個地址所在的網段
3-14超網合并網段
3-15子網劃分練習題
第4章 H3C路由器和交換機基本配置
4-1H3C路由器和交換機分類以及命名規則
4-2安裝H3C云實驗室(HCL)
4-3搭建本章學習環境
4-4通過Console配置路由器和交換機1
4-5通過Console口配置交換機路由器2
4-6使用SecureCRT通過Console口連接HCL
4-7通過telnet配置路由器
4-8配置telnet和console接口默認權限
4-9設置使用賬戶和密碼登錄路由器
4-10查看和保存配置
4-11文件管理
4-12將配置文件上傳到TFTP和從TFTP下載配置文件
第5章 靜態路由路由匯總默認路由
5-1網絡暢通的條件
5-2添加靜態路由的命令
5-3搭建靜態路由學習環境
5-4配置靜態路由
5-5點到點鏈路靜態路由的另一種寫法
5-6地址規劃和路由匯總
5-7全球**的網段和默認路由
5-8默認路由應用場景
5-9實驗:路由環路
5-10通過默認路由和路由匯總簡化路由表
5-11管理Windows系統的路由表
5-12路由排錯經驗
5-13等價靜態路由實現網絡負載均衡
5-14浮動路由
5-15答疑:靜態路由
第6章 動態路由-RIP協議
6-1靜態路由的不足
6-2RIP協議工作過程
6-3配置RIP協議
6-4RIP協議中network的作用
6-5配置路由器接口不發送RIP路由更新
6-6RIPv2支持變長子網和身份驗證
6-7連續子網和不連續子網
6-8關閉RIP協議自動匯總支持不連續子網
6-9配置RIP協議發布默認路由
6-10RIP協議定時器和防止環路的方法
第7章 動態路由協議-OSPF
7-1介紹OSPF協議
7-2OSPF協議如何工作
7-3配置單區域OSPF
7-4OSPF協議network的幾種寫法
7-5查看OSPF鏈路狀態和路由表
7-6修改OSPF接口開銷和OSPF協議優先級
7-7DR和BDR
7-8配置多區域OSPF配置路由匯總
7-9配置OSPF引入默認路由
7-10RIP協議和OSPF協議相互引入
第8章 交換機組網-VLAN和生成樹
8-1設置交換機管理地址
8-2查看交換機MAC地址表和設置交換機端口安全
8-3自動綁定交換機端口和MAC地址
8-4限制交換機端口連接計算機數量綁定現有MAC地址
8-5在交換機上綁定IP地址和MAC地址
8-6配置監控端口監控其他端口流量
8-7介紹VLAN
8-8單交換機多個VLAN和跨交換機的VLAN
8-9交換機哪些接口應該是Access哪些口應該設置成Trunk
8-10創建和管理VLAN
8-11配置跨交換機的VLAN
8-12三層交換實現VLAN間路由
8-13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路由
8-14生成樹(STP)協議的作用
8-15配置MSTP協議
8-16鏈路聚合技術
8-17三層交換實現VRRP
第9章 ACL實現網絡安全
9-1標準ACL實現網絡安全
9-2高級ACL實現網絡安全
9-3調整ACL規則順序刪除ACL
9-4驗證高級ACL
9-5創建ACL實現單向訪問
9-6ACL的位置和方向
9-7在三層交換機上使用ACL實現網絡安全
9-8針對常見**創建ACL
第10章 NAT和端口映射
10-1私網訪問公網需要NAT技術
10-2靜態NAT、動態NAT和NAPT
10-3搭建本章實驗環境
10-4配置靜態一對一NAT
10-5配置靜態NAT只允許內網訪問指定的外網網段
10-6配置動態NAT
10-7配置NATP
10-8使用路由器接口公網地址做NAPT(Easy IP)
10-9端口映射訪問內網服務器
10-10端口映射實現內網Web服務器負載均衡
第11章 將路由器配置成DHCP和DNS服務器
11-1靜態地址和動態地址
11-2配置DHCP為直連的網段分配地址
11-3配置Windows作為DHCP客戶端
11-4抓包分析DHCP協議工作工程
11-5配置DHCP服務器地址沖突檢測
11-6配置DHCP跨網段分配地址
11-7配置路由器作為DNS代理
第12章 廣域網
12-1介紹廣域網使用的協議
12-2廣域網協議HDLC
12-3配置廣域網鏈路使用HDLC協議
12-4配置路由器廣域網鏈路使用PPP協議
12-5配置PPP協議為遠端分配IP地址
12-6PPPoE協議將路由器配置成PPPoE服務器
12-7配置路由器PPPoE撥號和NAT
第13章 IPv6
13-1IPv6網絡層首部
13-2抓包分析IPv6首部
13-3IPv6地址格式和分類
13-4IPv6地址無狀態自動配置
13-5抓包分析路由器請求(RS)報文和路由器通告(RA)報文
13-6IPv6從DHCP服務器請求地址(有狀態自動配置)
13-7將路由器配置成IPv6 DHCP服務器
13-8IPv6靜態路由
13-9IPv6動態路由RIPng
13-10IPv6動態路由OSPFv3
13-11IPv6和IPv4共存技術-雙協議棧
13-12IPv6和IPv4共存技術-6to4隧道技術
13-13配置6to4隧道
13-14IPv6和IPv4共存技術-ISATAP隧道
13-15配置ISATAP路由器